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看图说平山

    信息发布者:柴海山
    2017-04-05 20:13:24   转载


    2014年初,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等3部门决定拍摄大型纪录片《平山记忆》。3月7日,《平山记忆》摄制组成立。当时找来了20张平山地图,分发给摄制组全体成员。本文是在成立会议上作者按平山的河流山川做的一次辅导。

    值此清明节之际整理发表。由于文章较长,公众号将分5天的时间分别发表。敬请关注!

    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烈士和遇难同胞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开篇:红色摇篮  英雄平山


    平山县地处太行山的东部的中段,它的东北是灵寿,西北和山西省的五台县交界,偏东南一点是鹿泉,再往西南依次是井陉、山西盂县。面积2648平方公里,717个村,1399个自然庄,人口50万。平山县海拔最高2281米,最低120米,中间落差有2000多米,地形地貌呈多样化,有丘陵、有平原、有浅山、有深山、有库区、有流域,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山古称嘉阳、房山、桑中。从地图上看,平山地形像一枚漂亮的桑叶,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上就有一首“桑中”诗,说的就是这里。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的情景,诗句十分优美。古代的平山也是一个蚕桑大县,从中山国出土的丝绸上可见一斑,应该说,平山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诗经》桑中图

    平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古代的县志里对这里的地形地貌有生动的描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揖其西,背靠光禄,面对林峰;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党中央毛主席之所以选择了平山这个地方,把西柏坡作为它的总指挥部,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地战略位置重要。西柏坡到石家庄是90公里,到北京是350公里。如果遇到敌人进攻,可以退到层层峦峦的太行山;如果战局顺利,可以东下大平原,夺取大城市。

    ■平山是八路军的故乡

    平山县城位于滹沱河的南岸,这是个钟灵毓秀的形胜之地,背靠光禄,面对林峰,西边是冶河,北边是滹沱河,两条河在古中山国都城遗址前汇合。故称“两河”,就是两条河汇集的地方。一条滹沱河在平山县境内横贯东西,全长220华里,河两岸稻麦两熟。文天样曾有诗曰: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千仞数滹沱。聂荣臻也讲过,平山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滹沱河平山县境内,解放后修建了两座大水库,岗南水库15.7亿立方米,黄壁庄水库12亿立方米。在一个县里,建有这么两座将近30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滹沱河北岸、林山脚下就是古中山国都城的遗址,方圆10平方公里。


    ■风光秀美的岗、黄两大水库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起初是北方狄族鲜虞游牧部落,为姬姓白狄,在陕北绥德、清涧、横山、榆林生成发展后,逐步迁移到太行山一带。中山国地处燕、赵、齐三大国之间,长于乱世,生于忧患,不屈不挠,顽强抗争。方圆500里,存210年,人称“战国八雄”。创造了以“悲歌慷慨、忠勇稳定、仁厚实在”为核心的中山国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和精神几千年间薪火相传,源源不断。抗战期间,平山人民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又谱写了“悲歌慷慨、忠诚勇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

    平山的平原地带,主要在东部。大家看,这个地方是井陉县的南陉,顺平涉公路北行是东回舍镇,“回舍”就源于韩信“背水一战”,“退兵三舍”的典故,古称“嘉阳第一镇”。著名学者李开元最新考证,韩信用兵处不是井陉微水,而是威州,此地距东回舍也就是30华里。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诞生过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回舍大枪班。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平山县城,继而在温塘设立据点作为桥头堡,对以洪子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进行进攻。此地常年驻有日军一个中队,还有伪军300人。1940年,我军强力反击,一举收复了温塘,把敌人挤压到东回舍和井陉。由于兵力不足,日军1939年10月才占领东回舍。东回舍大枪班于1940年3月成立,最早的领导人是邢连双。这支部队特别能战斗,作战200多次,发展到100多人,有周边的郜家庄、封城、南、北水等十几个村的民兵参加。曾配合我主力部队攻打过东回舍、孟耳庄、蛤蟆嘴、白塔坡等敌军堡垒,1941年5月4日,在陈家院举办的边区青年节上,向聂荣臻司令员敬献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等武器。“东回舍民兵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后曾被评为“全国先进民兵典型”。

    ■大枪班向聂司令员敬献武器

    ■大枪班部分老战士的合影


    东回舍镇的封城,正太战役时曾是聂荣臻的指挥部,中央工委的刘少奇、朱德从陕北过来,在此与聂荣臻会合,做出了中共中央选址西柏坡的重大决策。郜家庄曾是新华社住地,张胡庄是中央电台(当时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住地,在这里播音5个月,我军攻克济南的消息就是从这里传遍全中国的。著名诗人何其芳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称张胡庄是我的“第二故乡”。

    ■何其芳

    ■丁一岚

    ■齐越

    丁一岚与齐越都是著名播音员,曾在平山县张胡庄播音


    东回舍北行过孟耳庄再往东拐是大吾川,大吾川是目前平山县保存最完整的滹沱河故道,全长25华里,上接郭苏、邾坊,下连王母、庙头,大吾川南面是横山,北面就是南甸、中石殿地区了。西大吾再东行是两河乡,继续向东过了三汲就进入了灵寿县,这一条线是当时敌人划定的封锁沟,全长80华里。当年八路军和老百姓过封锁沟背粮死了很多人。大吾川的群众在抗战中牺牲也很惨重,因为封锁线在这里,日寇杀了好多人。你注意看一下抗战胜利后的《寇灾损失表》,邾坊、西沿兴、“五荣村”被杀了100多人。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他们最恨的是孟耳庄碉堡的日本鬼子,架上大炮向这里猛轰,炸死了很多人。

    ■田兴革命烈士陵园(2016年建)


    大吾川参军参战也很踊跃,组建平山团时,田兴村有30多位青年参军,组成了一个排,这个村的“土炮队”也很有名。田兴村还出了一位文化名人张学新,他是《铁血剧社》骨干,解放后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创作的话剧《六号门》、《吉鸿昌》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平山县的平原基本就是这么一块,滹沱河往北是南甸地区,属丘陵、浅山地带,西柏坡地处丘陵浅山接壤的地方,再向西走就到了平山的深山区。

    ■革命胜地西柏坡

    抗日战争时期,平山曾经有两段时间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1937年11月平型关战役以后五台分兵,中央指示聂荣臻留下来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5师分出一个独立团和一部分其他部队。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在晋察冀战斗生活有多长时间呢?整整6年!从1937年11月一直到1943年的11月去延安参加七大。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以后,他乘飞机直接飞到张家口,因为当时晋察冀边区的党政机关到了张家口。抗战时期,他在平山和阜平这一待就是6年的时间,他率领边区党政机关两次驻扎在平山,第一阶段是1938年的8月到1939年的4月,军区司令部驻蛟潭庄;第二阶段是1940年11月到1943年的5月驻寨北。我根据《聂荣臻年谱》和《晋察冀边区革命史编年》等历史文献和资料,逐天进行过计算,聂荣臻在平山战斗生活的时间是3年零2个月,其他的时间驻阜平城南庄、唐县的和家庄等地,因为是游击作战,他经留过许多地方,但住的时间最长的是平山。

    ■1938年9月聂荣臻在平山县蛟潭庄


    南甸河——65个堡垒  白骨累累


    ■南甸河流域区域图

    滹沱河在平山境内横贯东西,十二条支流河纵横其间。我们从北岸开始,从东向西看,第一条河是南甸河,发源于王母观山的湾子、冷泉、海眼、营盘等村,到郭村入滹沱河,全长60华里。海拔1252米的王母观山就是南甸河的源头。

    1937年,日军占领平山后,实际只控制了平山县城和温塘两个地方,南甸地区也是我们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从1943年3月起,日寇纠集了2000多人,侵占了南甸地区,境内王母观山地区的北顶、北山、黄巾寨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是这个地区的制高点。为了加强对我抗日根据地封锁、骚扰和监视,日军在当年秋天就开始抓来当地及石家庄周边县的百姓和战俘充当民夫,在这三处战略要地修建堡垒群,参与修建的民夫数达5000人以上,外地人居多。

    迪山北北顶堡垒群俯瞰图,这是河北省现存规模最大较完整的侵华日军堡垒群。

    经过一秋一冬,日军构筑起三组设施完备、互为犄角的军事堡垒群。第一组,黄巾寨,建堡垒2座,碉堡6座,驻扎日军一个小分队;第二组,迪山北北顶,建堡垒2座,碉堡6座,营房30间,每个营房墙体上都留有机枪眼射击孔,营房之间有战壕相连接,战壕总长达521米,此处驻扎日军两个小分队;第三组,王母观北山,修建堡垒2座,碉堡8座,营房50间,驻扎司令部和一个日军中队,统管北山、北顶、黄金寨三处堡垒群,主要设施有:办公室、军械室、机要室、被服库、粮库、日军及翻译官宿舍、医务室、情报班、浴室、伙房等,另有地牢、杀人坑、水塘、操场等各1处,遗址保留较完好。

    ■王母观山北山山顶3号碉堡遗址

    敌人在修筑堡垒期间,强逼被抓的民夫背石运料,每人每天三四两玉米面粥,有时连这点食粥也不能保证。隆冬时节,广大民夫衣不蔽体,浑身冻得发紫,日寇动不动就用枪托、棍棒毒打,轻者皮开肉绽,重者当场身亡。每天被打死或冻饿而死者不下四五十人,日寇还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民夫和战俘,用刺刀挑死,摔下几十米深的悬崖深沟。据老人们说,当年惨死的民伕和战俘大都是外乡人,当地民伕也受苦,但他们晚上可以回家,第二天再上山。而抓来的外地人就只能蜷伏在野外的山上,寒冬腊月,腹中无食,身上无衣,大部分人是冻饿而死的。

    ■迪山北北顶堡垒群北侧的“抛人台”,当年失去劳动能力、生病的及八路军战俘,经常被日军杀害,从这里扔下百丈深的山崖。


    据不完全统计,日寇在修第一组堡垒时,杀害民夫550余人;修第二组时,杀害民夫600余人;修第三组时,杀害民夫600余人,三处合计致死1800多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王母观山堡垒群惨案”,这是日军在平山制造的持续时间最长、最惨重的惨案。堡垒周边的党组织和民兵也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埋地雷、割电线、袭击敌人供给线、用“大粪战”破坏日军水源。日军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据统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军共杀害10个村庄的146人,包括海眼、樊土沟、葫芦峪、迪山北、湾子、冷泉、桃林、石圈、石板、陈家院、阎庄。被杀的人有村干部和民兵,也有无辜的群众。

    ■为日军做过劳役的89岁迪山北村村民杨尚忠在现场讲述日军的残暴

    ■当年参与为日军服劳役的湾子村民张庆录在讲述当时的情形

    ■陈家院村90岁的霍普口述:数十次去过迪山北北顶堡垒和黄巾寨堡垒周边埋地雷和往日军的水源地泼大粪。

    ■当年参与为日军服劳役的湾子村民张吉昌在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形

    大家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王母观北山蔡墩坡、迪山北北顶、樊土沟黄巾寨三个日军大碉堡群,以王母观山主峰为中心,滹沱河以北,沿东西两条山脉,当年日军曾修建了56个碉堡,和灵寿交界,东面主要有刘杨村、西岳村、北七汲、西林山、相公庄、寒虎河、南甸、北策城、雀城岭、孔家庄、娘娘山、河岸头、堂堂铺、二青炭、谷青炭、贾青炭、湾子村到北山;西面是两河、胡家疃、南白雁、耿白雁、王陈庄、阎庄、马圈、黄巾寨、樊土沟、觉石院、冷泉到北顶。最大的碉堡是在南甸,它驻有150个日军。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的兵力也逐渐空虚了,在我军的攻击和当地民兵组织的袭击下,驻南甸地区的日军于1945年4月撤离,有些碉堡也就由伪军来把守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插队那会儿,当地老人们讲,伪军真正死心塌地的很少,多数当伪军是为了混碗饭吃,见了八路军把枪抬高三分射击。

    ■日军在平山县碉堡分布图

    调查:县党史办  张志平  郄新龙    绘图:薛娟

    晋察冀边区四个分区的两个分区,四分区和二分区一直驻扎战斗在平山,每个分区都有主力部队,四分区的主力部队,一个是盛治华、傅崇碧的35团和36团,一个是晋察冀军区五团,团长萧锋。

    ■盛治华

    ■傅崇碧


    萧锋是一员骁勇的战将,名气很大,研究平山地方革命史应该知道有一个《萧锋日记》,他从红军时期起就写日记,其中抗战八年,关于五团的战斗,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五团组建于1939年3月,是个有5000人编制的大团,其中三分之二是平山子弟。这个团在抗日战争期间作战230次,参加了陈庄战斗、娘子关战斗等,是个能打硬仗的部队。仅在滹沱河北岸的南甸、中石殿地区作战就有50余次。1941年,聂荣臻曾带着五团去支援晋冀鲁豫,在讨顽战役中表现也很出色,这个团在平山的时间最长,常驻南甸河的闫庄。1939年8月,修建了五团烈士陵园,在这里安息的烈士有223名。

    ■萧锋及夫人在陈祖林团长墓前(右三为萧锋)

    ■闫庄五团烈士陵园

    ■两河乡山头村烈士陵园


    抗日战争时期,平山县就有1.2万人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边区是最多的。平山县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5508名,加上遍布全县的烈士陵园(墓),数字就更大了。河渠烈士陵园66名,周建屏陵园86名,辛庄战斗牺牲的115师344旅688团的烈士有200多个……

    ■新建的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平山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平山县平山镇南山坡村东南,北距县城7.5公里,规划占地13万平方米。陵园背倚光禄,面向林峰,左襟冶水,右带滹沱。虎踞龙盘,风景秀美。陵园于2014年选址筹建,分两期规划建设。一期工程于2015年7月动工,规划建设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碑、遇难同胞纪念碑、纪念碑广场及其附属设施。二期建设平山县革命历史陈列馆等设施。目前,一期工程中的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已经基本完工。


    纪念碑参照人民英雄纪念碑样体进行设计,仿古纳今,气势恢宏。碑高26.48米,寓意平山县2648平方公里的面积,烈士们与家乡的山河共存。四面碑体用5048块山东五莲红花岗岩砌就,象征着5048位平山烈士永远活在全县人民心中。碑名“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于1986年题写。碑文共106个字,由中国共产党平山县委员会、平山县人民政府撰写,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书丹。内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平山烈士们永垂不朽,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平山烈士们永垂不朽,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平山烈士们永垂不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牺牲的平山烈士们永垂不朽。


    纪念碑四面的八块高浮雕,分别题名:山乡播火、风起云涌、抗日中坚、铜墙铁壁、革命圣地、不涸源泉、无私奉献、走向明天。展现了平山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四个时期忠诚勇敢、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浮雕由雕塑家汪耀明先生设计创作,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有限公司制作,选用了湖南优质汉白玉为料。每块浮雕高2.15米,长3.2米,总重量约35吨。


    纪念碑浮雕(八幅)

    山乡播火

    风起云涌

    抗日中坚

    铜墙铁壁

    革命圣地

    源泉不涸

    无私奉献

    走向明天


    平山县烈士5048个,是河北省牺牲烈士最多的,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这里制造了上百起惨案,有14000名无辜群众被杀,是河北省惨案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几乎家家有人当兵,村村有人牺牲。这样一个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县,建国后至今竟然没有一座烈士陵园,英烈的灵魂不得安息。现在建的烈士陵园建成后将使烈士们有了“家”,有了安放灵魂的地方,也使后人有了谒拜烈士的地方。希望平山儿女们都为平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建设呼吁鼓劲,加油出力,争取革命烈士英名碑、遇难同胞纪念碑,平山革命烈士陈列馆早日完工。

    丰碑

    八百太行记征程,男儿一走不言生。

    慷慨话别情不尽,小村炊烟也入梦。

    此去关山多少约,都付枪林弹雨中。

    光禄有幸埋忠骨,丰碑万丈祭英灵。


    ■诗 作 者    张志平(中共毛泽东、刘少奇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文史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

    ■书法作者    石  庐(平山人,著名书法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